音乐组
幼儿艺术活动的有效进行需要有美的规则,艺术规律,基本技能的参与。这些规则,规律,技能的建立,遵守和习得,需要教育者的引导,这个任务无疑就落在了幼儿教师的身上,建立良好的音乐活动常规是完成之一任务的基础。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研究音乐活动教学常规的类型和方法,积极引导幼儿提升自己的规则意识和艺术修养,将一定的规则内化为自身的行动,保证音乐教育的有效实施,从而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积极支持。
一、音乐课常规的类型
音乐活动常规的培养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进出活动室,正确发音,空间移动,队形变换等常规。
(一) 进入活动室常规
好的音乐活动犹如一场极具观赏价值的舞台剧,进场的亮相和结束时高潮再现,能增强音乐活动的仪式感,使幼儿对艺术活动保持浓厚的兴趣和自豪感。因此,培养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进如活动室和出活动室的常规是我们搭建音乐活动良好常规的第一步。威童教育通常的活动室安排在本班教室,在歌唱歌谣的音乐活动时通常是在会议室。
学前班孩子已具备较强的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课尝试两人一组或三人一队,排队进入,如三人一组手牵手做动作进入教室。无论哪种方式,都要考虑幼儿特点的主要内容,与后面的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幼儿坐下后,可听音乐起到安静情绪的作用。
(二) 坐,立,行常规
幼儿艺术教育是源于美的情感教育,经过艺术训练的人具有独特的艺术素养,因此,课堂上的每一个动作,眼神,每一个坐姿,站姿都要求是美得。上课时我们对幼儿的坐立行有一定的要求。
1. 正确的坐姿是一种静态的美,对坐姿的常规要求:一般要求不靠椅背,头要整,肩要平,背要直,两眼平视,面带微笑。双手自然放在腿上,当然就是一种美的要求,教师课根据自身的情况让幼儿采取比较自然舒适的坐姿即可。
2. 站立是人最人最基本的姿势,也是一种静态的美,站姿站立式、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腿中间,挺胸,收腹,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眼镜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歪脖,斜腰等。
3. 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如风”就是行走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伐,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由坐变为站姿,幼儿可在伴奏下进行,听到音乐便坐下。
(三) 正确发音练习常规
幼儿年龄小,控制能力差。如果经常扯着嗓子大声唱歌或大喊大叫,久而久之,会损坏声带。培养正确的发音常规,既能保护嗓子,又能使幼儿体会到用优美声音唱歌的自豪感,经过多年的幼儿歌唱教学,我们发现,掌握了轻声高位发音方法的幼儿,参加较长时间的了唱歌活动后,发音仍然有力,富有色彩,反而,稍长时间的讲话都会损坏嗓子,甚至嘶哑。因此,我们提倡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并培养幼儿轻声高位的发声常规。
轻声高位发声法即“头声发声法”,此发声法有两个要领:一是练声歌唱,而是要求歌唱时气息通过鼻腔尽力向头顶走,为帮助幼儿掌握此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通常在唱歌时进行一个发声练习。
1. 教师用手势做一个呼吸动作,让全体一块打哈欠,边打边用高位轻声演唱练声曲逐渐向高音发展。
2. “闻花香”闻花时,气往往吸得自然,柔和而深入,合乎歌唱呼吸的要求,着两种发声练习都能有效指导幼儿运用头声发声,控制歌唱的力量,用轻声唱歌。
(四) 空间移动和队形变化常规
幼儿音乐教育一般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中进行。是活动性较强的教育,由于幼儿是活动的,因此经常要进行空间移位,律动游戏,玩奏乐器,歌唱歌谣等不同教学类型适宜的队形各有不同。常用的队形包括:自由松散型,马蹄形,半圆形,花瓣形,圆形等等。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和教学活动需要选择不同上午桌椅摆放队形和移动队形。